东盟商机

首页- 东盟商机
12月122018

肉制品行业面临岔路口

    二十多岁的技术人员埃里克(Eric)坐在伦敦苏活区一家咖啡馆里,准备开始享用早餐。他的早餐包括:香肠、培根、煎鸡蛋、炸土豆和吐司。所有关于这些东西可能有害健康的想法都要为他的胃口让道。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世界卫生组织 (WHO)2015年底宣布培根、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属于致癌物的消息时,埃里克耸了耸肩。

    对于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人们坚决表示“别动我的培根”。《深夜秀》(The Late Show)主持人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在节目中说,每天早晨只有煎培根的香味能把他两个十几岁大的儿子叫醒。“你觉得他们能因为闻到我洗羽衣甘蓝的味跑下楼吗?”

    可是民众的支持并没有令肉制品行业感到多少安慰,该行业已对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作出愤怒回应。

    北美肉类协会(North American Meat Institute,简称NAMI)称这份报告“过于夸张,危言耸听”,认为该研究简直像出自新时代运动者(New Ager)手笔。协会负责人巴里•卡彭特(Barry Carpenter)说:“IARC宣布不会致癌的只有一种物质——瑜伽裤中的一种化学物质。”

    在帕尔马火腿的故乡,代表意大利火腿、意式肉肠和意大利风干牛肉生产商的行业协会表示担忧,认为此事“可能产生经济影响,从而造成人们失业”。

    IARC的健康警告提醒全球肉制品行业,消费者口味的巨大转变已经在大大改变这一行业的面貌。在发达市场,更低脂、更健康的肉类以及有机食品正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加工肉制品和红肉的需求正在不断减弱。

    这股潮流已经席卷整个“垃圾食品”业(Big Food),受影响最明显的可能是碳酸饮料行业。在美国,碳酸饮料销量已连续十年下降,反应出消费者对糖和人造甜味剂印象转差。

    在英美市场,红肉消费量已多年持平或下降,白肉(尤其是鸡肉)的销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响应了关于心脏病与高脂肪食品有关的健康警告。

    在美国,虽然人均红肉消费量大体仍保持在60年来的低点,但 “穴居人饮食法”(Caveman)和“原始人饮食法”(Paleo)等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流行,一直对红肉消费起着支撑作用。而且红肉并未像加工肉制品那样,被标为1级致癌物,IARC表示只发现“有限证据”表明红肉致癌,但红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不应将它从饮食中去掉。

    可是对于经过盐渍、腌制或发酵等工艺处理的肉制品(如法兰克福香肠、火腿、咸牛肉和牛肉干)的生产商来说,IARC并没有传递这样令人宽慰的消息。那些生产加工肉制品的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对这一健康预警应作何反应?

    分析师表示加工肉制品乃至广大加工食品业的压力不会消失,因为向更健康食品的转变道路还很长。许多新创公司便利用了这一点,提供有机或更低脂的产品,从老牌企业那里夺得市场份额。

    费里迪指出,世棒(Spam)午餐肉的制造商,创立124年的荷美尔(Hormel)已经认识到这一趋势,该公司今年收购了天然有机肉类企业阿普尔盖特农场(Applegate Farms)。荷美尔近期表示:“我们已经认识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寻求尽量少加工、不含防腐剂的食品。”该公司不断在旗下Jennie-O Turkey Store和阿普尔盖特农场推出更多不含防腐剂、不添加硝酸盐的产品。

    到目前为止,该行业对消费者口味变化的主要反应是削减成本以保持利润率。

    分析师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增长期后,包装食品企业已变得效率低下且安于现状,这令它们成为外部投资者的收购目标。比如卡夫(Kraft)和亨氏(Heinz)就双双被3G资本(3G Capital)收购。这家私人股本集团是由巴西啤酒大亨若热•保罗•莱曼(Jorge Paulo Lemann)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投资集团创立的。去年,肉制品生产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以86亿美元收购了竞争对手Hillshire。

    但削减成本的效果有限。费里迪表示企业如果想跟上消费者需求的节奏,就需要推出添加剂更少、天然成分更多的产品。

    费里迪说:“调整产品配方势必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在前进的道路上,企业或许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利润率,作为销售增长的代价。这对食品企业来说可能是艰难的一课:低利润的生意也好过彻底没生意。”

    不过,虽然加工肉制品和红肉在发达市场的需求减弱,它们在新兴市场的需求却在不断上升。据英国食品和饮料联合会(Food and Drink Federation)的资料,2014年英国对华食品出口销售额同比上升12%,食品种类包括猪肉、乳制品和三文鱼。该联合会希望中国能批准进口猪蹄,认为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欧睿(Euromonitor)表示,预计中国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肉制品市场。2014年加工肉制品业同比增长3%,主要动力来自中国。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正在从大米蔬菜为主,迅速转变成以肉类为主。欧睿表示,如果单纯靠国内食品生产,中国很难养活13亿人口,而近期中国政府宣布结束一胎政策将加大这一困难。中国可能成为拯救西方培根生产商的一条途径,但提倡有机和天然饲养肉类的人士表示,另一条途径是生产更优质的产品。


© Copyright 2009 东盟投资(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