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商机

首页- 东盟商机
09月282018

一带一路,泰国南部发展新动力

    泰国南部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北部,是泰国重要的农业、渔业和能源基地。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有647公里的边境线,包括宋卡、沙敦、也拉、陶公四个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这里正在拓宽的公路、即将落成的新海关、等待开发的工业园、计划中的新港口……让记者感受到泰南发展的勃勃生机。目前,中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泰南与中国在渔业、旅游、橡胶等互利合作势头良好。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泰南地区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具备先进技术和广阔市场,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到泰南投资”

    沙道口岸是泰南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关口,每天这里挂着泰、马两国牌照的大货车都得排队等待通关,人们有秩序地在边境检查站办理过关手续。“2017年该口岸出入大货车超过28万辆,平均每月2.37万辆,客车和私家车每月3.7万余辆。通关人员每月约42万人次。”沙道口岸海关关长格立塔说。

   “2017年沙道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额3335亿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4.96泰铢),进口货物主要为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出口货物主要为橡胶、机械、电子设备、橡胶木。中国是沙道口岸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因为很多中国商品在马来西亚卸船后运往泰国。很多出口货物在马来西亚槟城港装船后运往中国。”格立塔说。

  2014年底,泰国政府推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设立边境经济特区,旨在便利与东盟国家的边贸往来,借助东盟一体化推动泰国各个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宋卡府是首批5个边境经济特区之一。宋卡经济特区中规划了工业园,靠近泰马边境,是连接泰马贸易和投资的重要门户。泰国工业园南部办公室主任披帕向记者展示了经济特区的发展蓝图:面积1069公顷的工业园距马来西亚1公里、沙道县城10公里,将吸引渔业、纺织业、汽车、电子、橡胶行业入园。这里还将新建高速公路连接马来西亚,此外,铁路、机场和口岸建设都在规划当中……

    泰国是世界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而泰南的产量和出口量占据63%以上。泰国政府在宋卡专门建设了橡胶城,以促进橡胶出口、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泰国工业园管理局局长威拉蓬表示,橡胶城计划建设70家工厂,将成为泰国最大最完善的橡胶产业园与橡胶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心,橡胶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年,致力于将泰国由橡胶原材料出口国转变成东盟橡胶加工大国。“中国是泰国橡胶的最大市场。中国企业已经参与到泰南的橡胶产业加工和研发。中国具备先进技术和广阔市场,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到泰南投资。”宋卡府主管经济的副府尹卡俊萨说。

“泰国加快边境经济特区建设可以与一带一路对接,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离开橡胶城后,记者来到泰南最大的深水港宋卡港,看到港口内一片繁忙景象。该港年吞吐量达21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万标准箱。悠长的汽笛声中,一艘艘满载的货轮从宋卡港起航,将穿梭4000公里,停泊在中国上海港。货运往来,是中泰经贸交往最直接的体现。

   随着货运任务越来越重,宋卡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宋卡港水深仅9米,许多集装箱货轮不得不取道新加坡,再运至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为此,宋卡府正筹划在向南40公里的乍纳区新建一个深水良港。“新港口建成后,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将更加便捷,物流成本也将大大缩减。更多的货轮可以从宋卡出发,3天之内就能把货物运到中国南部港口。”敦德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泰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机,泰国加快边境经济特区建设可以与‘一带一路’对接,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泰国南部,尤其是宋卡,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途经地,这里曾是中国、印度、荷兰、葡萄牙等各国商人、商船汇聚和贸易之地。”敦德表示,“我们进一步发展海运,就是主动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期待与中国达成更广泛的合作。”

    在宋卡府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上,泰国副总理威沙努向数千名民众介绍宋卡同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和中泰一家亲的渊源。威沙努描绘了泰中陆上高速铁路合作和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美好前景,鼓励充分发挥宋卡作为现代海上丝绸之路通往东盟门户这一重要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眼下,泰国正积极发展大型基建项目,例如曼谷轻轨项目、外府轻轨项目,连接北部、中部、东北部和南部的双轨铁路项目和高铁项目。在泰南,政府将把曼谷—华欣高铁延伸至素叻他尼府,与投入上千亿铢预算的海岸公路项目连接起来,开发高铁沿线城市的发展潜力。此外,泰国政府还在制定西部海岸线开发规划,推动泰南发展。宋卡府行政机构主席尼蓬表示,宋卡府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制造业中心和水陆空交通枢纽,大力推进区域商品运输和集散地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推进该地区互联互通。

    中国驻泰国大使吕健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泰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自身发展。泰南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将焕发出新的光彩。两国可在传统产业、中高端制造业、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


© Copyright 2009 东盟投资(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