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新商机知多少?
早在2015年末,老挝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个2016-2020年的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这个目标当中,着重突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在这一框架下的169个具体目标的落实,目标是在2020年脱离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
目前来看,据老挝目标截止日期仅剩2年,老挝政府透露希望通过吸引投资、人才等的加入,拉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
综合近年来发展情况,老挝预计2018年国家经济增长不低于7%,实现出口50.15亿美元,进口49.78亿美元,人均年收入2536美元;计划农林业将增长2.8%,工业增长9.1%,服务业增长6.4%,进口关税增长9%,分别占GDP的15.73%,30.79%,41.83%和11.65%。为此,老挝政府欢迎更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合作。
老挝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是东盟中与其他国家接壤最多的国家。中国企业走进老挝,不仅可抓住老挝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商机,而且可借助其区位优势开发其他东盟国家市场。
2017年中老双边贸易额为30.2亿美元,增长28.6%,增幅在东盟国家中位居第二。2017年,中国对老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13.8亿美元,增长139.1%,增长率在东盟国家中位居第一。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农业开发及食品加工、矿产开发、木材加工、旅游开发、日用产品生产、建材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均有商机。汽车、摩托车、纺织品、钢材、电线电缆、通信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在老挝均有市场。
中老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有9座中方投资建设的水电站项目进入商业运营,另有10个项目正在建设中,目前中方还在230KV和500KV输变电线路领域建设8个项目。在矿产领域,中国公司投资的52个项目已进入开采实施阶段,还有20个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据亚行估算,流经老挝的湄公河蕴藏电力约为1.8万兆瓦,但目前利用率还不到4%,现在老挝还有100多个偏远山区没有用上电,14%的家庭没有用上电。电力开发潜力大。
目前老挝直飞中国有多条航线:万象—昆明,万象—广州,万象—南宁,万象—海南,琅勃拉邦—景洪,琅勃拉邦—成都以及万象—常州。中老之间开通的直航有力促进了双边合作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中国境内到访老挝的人数超过54万人。
2018年1月份,中国对老挝出口同比增长74%,增幅位于亚洲国家(地区)第三;中国对老挝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同比增长525.6%,涨幅在亚洲地区位居第二。
老挝有关投资行业鼓励政策
老挝工贸部、计划投资部、政府办公厅分别管理老挝投资的一般投资、特许经营投资和经济特区投资。
鼓励投资的领域有: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不需要大面积用地的中小型加工业、物流业、酒店业、餐饮业、旅游景区开发业等;其他还有根据新修改的《投资促进法》新规定的相关服务业,如医院、职业学校、大学等。老方邀请并欢迎中资企业增加对上述相关领域和项目的投资。
老挝鼓励外国投资的行业有:出口商品生产;农林、农林加工和手工业;加工、使用先进工艺和技术、研究科学和发展、生态环境和生物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劳动者素质提高、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工业用原料及设备生产;旅游及过境服务。
根据新修改的《投资促进法》,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贫困地区(称为Ⅰ区)投资经营的企业,可以免缴10年的利润税;给予在贫困地区投资的推动企业额外5年期限免缴利润税,即可以免缴利润税15年。
投资贫困地区的企业享受10年土地租赁免费或特许经营权,在贫困地区投资的推动企业,额外获得5年期限,即可获得15年土地租赁免费或特许经营权。
鼓励在基础建设和设施发展中地区(称为Ⅱ区)投资,在这些地区投资享受4年免税政策,推动企业在这里投资额外获得3年免税期限,即7年免征利润税。除利润税的激励外,政府还提供关税、增值税、土地租赁和特许权费的优惠。
在Ⅱ区投资经营的企业享有5年土地租赁免费或特许经营权,在Ⅱ区投资的推动企业,额外获得3年免费期限,即可获得8年土地租赁免费或特许经营权。此外,根据修改后的法律,进口的车辆、机械和设备不是用于在老挝销售而是直接用于企业生产和使用的,可以享受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优惠。
企业进口原材料、设备、零配件用于生产出口商品,也可享受免税政策。出口产品的关税和增值税也可豁免。但政府使用的进口车辆、进口石油、天然气、润滑油,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根据修改后的法律,利用非自然资源原材料生产产品并出口的企业,也可享受增值税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