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中经贸快速发展
中缅贸易额在1988年至2017年期间增长了约2.2倍。中国在2011年至2012年间占缅甸外资贸易额的28%,2016年至2017年这一占比增长至40%。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中缅两国双边贸易总额13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缅甸向中国出口4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中国向缅甸出口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对缅甸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达51亿美元。中国仍然是缅甸第一大贸易国,也是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
据缅甸投资与公司管理局数据显示,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包括港澳地区)在缅甸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排名第一,投资344个项目共达248.5亿美元,占允许外商投资总额的40.14%。
目前,中国在缅投资的主要领域为畜牧、水产、农业、采矿业、工业、石油和天然气、电力、运输和通讯等。2016年9月,缅甸颁布了新投资法,给予外国企业家和缅甸公民同等机会,所以现在是投资的最好时机。
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缅甸工商联合会主席佐敏温表示,中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两国人民之间交往频繁,亲密友好。关于两国未来关系的发展,我希望能够加强高层互访和民间交往,提升缅中关系和合作。希望两国未来的友好合作,不仅能够促进两国友谊和共同发展,而且能够有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两国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中缅两国政府和工商界的广泛共识。近两年来,中资企业加大了在通信、纺织服装、房地产、水泥、农业、电力、能源等产业的投资力度,金融和法律服务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推进公路、铁路、电网设施互联互通项目,以及皎漂经济特区项目和仰光新城开发项目等一批大型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中国企业商会近日共同举办的中缅企业家联谊晚会上,洪亮大使致辞表示,缅甸中国企业商会过去几年的发展成效显著,目前约有300家会员企业,成员中的大多数企业已经成为当地公司可靠的商业伙伴。商会已于去年在缅甸合法注册,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也是一个服务平台,旨在调动两国政府和工商界的资源,更好地促进政府与商界之间的对话,建立强有力的公私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更方便、更有效地分享商业机会,促进经贸发展。
缅甸工商联合会主席佐敏温在会上表示,中国不仅是我们的近邻,更是我们重要的贸易伙伴。当前,缅中双向贸易持续繁荣,缅甸工商联合会已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地方省市的几家工商业联合会签署了24份谅解备忘录。缅甸工商联合会愿意在贸易合作与投资方面向中方提供必要的协助。相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够帮助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通过区域价值供应链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促进数字化经济转型发展。希望中国能够助力缅甸与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一起,在未来几年实现“东盟数字经济”的东盟4.0产业。
经贸合作前景美好
佐敏温主席强调,2017年缅甸入境游客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约为18.4万人次,仅次于泰国游客的24.3万人次,位居第二。缅中旅游与贸易持续繁荣发展,得益于“中缅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也希望中缅两国持久保持传统友谊与合作,通过商务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提高两国人民的互动与交流,加深彼此的友谊,共享和平与繁荣。”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缅经济走廊计划为缅甸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提供了历史性的时机。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商处参赞谢国祥表示,在两国领导人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共识指引下,两国经贸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中缅双方正在积极推动经济走廊建设,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特区以及其他众多领域,两国工商界的精英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寻找合作空间。
边境贸易对中缅两国非常重要。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中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处于地缘政治战略中心。此外,缅甸还是亚洲高速公路和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个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希望能够促进东西双向物流和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希望能够促进参与国的基础设施发展。
患难见真情,事实证明,中国是缅甸真正的朋友。作为缅甸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正努力向缅甸胞波兄弟提供支持和援助,帮助缅甸更好地应对挑战。缅甸投资委员会秘书长吴昂奈乌近期在参加中缅商业合作座谈时强调,受若开邦事件影响,西方对缅甸的投资速度有所放缓,但来自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投资依旧强劲。中国政府倡议建设的“中缅经济走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利于促进缅甸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社会福利,加深两国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