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29
新加坡经济危机浮现?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次子和女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弟弟李显扬和妹妹李玮玲,6月14日凌晨3时发布长达6页题目为《李光耀的价值观哪去了?》的声明,称已经对自己的哥哥,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失去信心,并对新加坡的未来感到担心。
对于政治领域我们不做过多阐述,我们来看看近年来新加坡的经济情况。
新加坡经济崛起:李光耀功不可没
1965年,新加坡被马来西亚开除国籍,当时的总理听到这个消息时,忍不住留下了热泪。当年那个被迫独立的贫穷渔村。连饮用水都需要马来西亚提供,谁能想到它能早李光耀的缔造下,成为亚洲腾飞的四小龙之一。
50年后的今天,新加坡已成为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世界电子工业中心之一,全球第三大炼油国和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李光耀的经济策略是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外国投资的基地。为此,他的选择就是建立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体制,保护财产权,对国际贸易和投资敞开国门,欢迎跨国公司来投资办厂。
与此同时,李光耀所奉行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新加坡政府所拥有或控制的企业在经济中占到的份额达到60%以上,涵盖制造业、金融、贸易、造船、能源、电信诸多领域。最为称道的是,新加坡的廉洁程度。李光耀以严刑峻法来打击贪腐,对腐败零容忍,一经发现,必然严惩,腐败分子没有任何侥幸逃脱的可能性。此外,为了保护本地银行,新加坡政府在建国后30多年内一直限制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
最为重要的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和贸易海上通路之一,世界上1/4的贸易和能源份额从这里经过。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经济的衰落:李光耀去世
新加坡是外贸驱动经济,外贸总额约是新加坡GDP的4倍,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十分依赖海外市场,全球化对新加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然而,目前全球化有倒退迹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加披的开放型经济无疑非常容易受到冲击:新加坡近两年出现了明显下滑。
经济上,2016年前三季度均出现环比萎缩,虽然第四季度实现了一个大爆发,但是,全年整体2%的增速,让曾经的经济辉煌渐行渐远。新加坡两大支柱的国家投资公司——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也亏损惨重,新加坡航空集团的收益率也是连续下滑。
在外交上,新加坡的国际地位江河日下,其力推的TPP遭到美国抛弃,联美制中的外交政策也没有得到特朗普政府的明显支持,插手南海问题也未能如愿。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将新加坡银行系统的前景评级从“稳定”降为“负面”。惠誉也指出,星展、大华和华侨3家新加坡银行,违约率较去年底显着上升。
而更长远的看,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竞争,也让新加坡相形见拙。历史上新加坡的兴盛,很大意义上,就是抢了上海的饭碗。而针对马六甲海峡的垄断,中国却正逐渐挣脱这个困局——准备与泰国合作在克拉地区挖通一条运河打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现在,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洋山深水港的设施,中国巨大的腹地优势,正在把新加坡“超级物流中心”的地位,一点点夺回来。而新加坡却在外患还未解决的情况下出现了内忧,未来的经济发展可谓是堪忧啊。
新加坡内忧外患气数已尽?
要想解决经济的问题,在处理好内忧的同时,需要考虑新加坡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克服自身经济结构上的畸形问题,解决新加坡没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需要通过引入人才、降低成本等措施,把新加坡打造成“金融、智能、生命科学”为核心竞争力的“硅谷”。
与此同时,新加坡过去经济的发展与腾飞,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外,得益于其扮演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桥梁,因此,李显龙必须重新摆正新加坡的定位,消除前期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有搭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列车,才能保证新加坡经济的长期繁荣。
接班人问题
回过头来看此次事件激发的隐藏问题:谁来接班李显龙?
从李光耀的安排看,很明显是指定了李显龙是接班人,这个世袭制能否传几代,说实在的,李氏三兄妹恐怕都心里没底,因为李显龙患有两种癌症,天命能走多远,是未知数。如果李显龙突然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执政,将导致新加坡的政治动乱,这恐怕是全体新加坡人所担忧的,所以接班人问题已经列为新加坡的重大政治问题。要传位,恐怕也只能传给李显龙的儿子,李玮玲抛出此话题,也是试探新加坡民意,如果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李显龙儿子将被培养成接班人。
从李玮玲和李显扬脸书指责李显龙的两个问题看,李氏三兄妹的内斗激化,纯粹外像,而非内因。真正的内因是通过炒作李光耀旧居的拆迁,试探新加坡人对李光耀、对李氏家族的情感和忠诚度。如果没有多少人反对,而且支持的人多的话,意味着新加坡人支持李氏家族的世袭制度,那么李显龙的儿子将正式进入接班人培养行列,担任重任,以确保新加坡的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