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11
第三波金融危机引爆点:亚洲
瑞银分析师指出,2008年来亚洲各国中行便已调降利率,但民间债务清偿率却节节攀升,企业还债金额的成长速度高于企业所得成长,分析师点名亚洲有债务问题,并且愈来愈严重,第三波金融危机引爆点就在亚洲。
民间企业负债“超高速”成长
自2008年美国联储局将基准利率调降至趋近于零的水平之后,亚洲地区新兴国家的民间企业负债即出现了“超高速”的成长,但是名目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速度却始终望尘莫及。
债务清偿率是偿债支出占企业所得的比重。瑞银分析师吴德恺与麦克里指出,韩国、台湾、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及印度的债务成长速度全面超越名目GDP的成长速度,显见亚洲地区企业负债已十分沉重,可是却入不敷出。
这种局面导致亚洲各国中行进退维谷,一方面考虑降息拉抬经济,另方面又担忧债务大幅成长而考虑紧缩货币政策。
亚洲经济成长趋缓与债台高筑,可能冲击全球经济成长、大宗商品与经贸往来。瑞银认为,这是2008年金融海啸的第三个阶段,分析师之所以提出这种看法,主要跟投资人的行为有关。
2009年银行业崩溃后,西方国家将利率调低至接近零的水平,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景气正旺,发债回酬率又高,促使国际资金转往亚洲。如今亚洲经济降温,美国联储局又可能升息,引发资金撤离新兴市场。
瑞士银行表示,情况最危及的可能是新加坡和香港,因为这两个地区与美国利率的连结最为密切,估计在美国启动升息之后,这两个地区的偿债比率和基准利率都将同时被一同拉升。
东南亚GDP成长率探海啸新低
政治动荡打击投资人信心、中国需求疲软加上家庭负债抑制消费者支出,让一度是新兴市场耀眼明星的东南亚国家,如今面临经济成长趋缓的困境。瑞士信贷预估2015年东南亚经济成长将降至4.1%,改写金融海啸爆发来最低水平。
瑞信预估,东南亚2015年经济将成长4.1%,不如一年前的4.3%,写下六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来最低水平。东南亚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经济平均成长5.3%。拖累东南亚经济的因素之一是中国的需求欲振乏力,中国是东南亚货品的大买主,但官方数据指出,2014年10月以来,中国进口额每个月都下滑。
虽然美国与欧盟也是东南亚原物料的大买家,但欧美经济复苏动能不足,无力填补中国遗留的需求缺口。
政局动荡也是连累东南亚经济成长与投资的原因,以泰国为例,经济学家普遍不看好军政府具备治理经济的能力,目前也看不到军政府打算将政权交还文人政府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