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11
美国劳动力市场怎么了?
2014年,在美国壮年(25岁至54岁)男性当中,有12%(接近八分之一)既没有工作,也不在找工作。这与意大利的比例非常接近,并且远高于七国集团(G7)中的其他成员国:英国是8%,德国和法国是7%,而日本只有4%。
同年,美国壮年女性当中既没有工作也不在找工作的比例是26%,基本上与日本一样,仅仅比意大利低。对赚取丰厚收入本应是一项重要责任的壮年美国男女来说,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异常糟糕。那么,出了什么事?
失业率的下降可能有两个相反的原因:受欢迎的原因是人们找到了工作,不受欢迎的原因是人们放弃了找工作。
幸运的是,在美国,自危机以来前者的因素超过了后者。自2009年达到10%的峰值以来,整体失业率下降5%。整体而言,因劳动参与率下降而导致失业率下降的比例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美国失业率的相对表现也非常好:在2015年9月,美国失业率与英国差不多,略高于德国和日本,但远低于欧元区整体的10.8%。
那么按同类国家的标准衡量,美国周期性失业的表现至少也是很不错的。然而,正如美国总统在《2015年经济报告》(2015 Economic Report)中指出的那样,英国的劳动参与率在“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之后没有出现任何下降,尽管英国的老龄化趋势与美国类似。即使从周期性角度来看,美国劳动参与率的下降也令人担忧。然而,最令人担忧的必定是更长期的趋势。对壮年成年人来说尤其如此。
壮年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情况同样令人吃惊。在美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直至2000年一直强劲上升,到2000年已处于领先水平。在G7成员国当中,只有美国的壮年女性劳动参与率自那以后持续下降。日本一度远远落后,现在已经赶了上来。
如何解释美国壮年男女长期如此大规模地退出劳动力市场?赋闲也能安逸生活不可能是合理的解释,因为在高收入国家当中,美国的福利制度是最不慷慨的。不可能是较高的最低工资水平阻碍了就业创造、从而让低技能工人放弃寻找工作。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实际最低工资水平较英国低20%,而且远低于法国的慷慨水平。此外,在经合组织当中,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监管最为宽松。
如何解释这些趋势?就壮年女性来说,缺乏可负担得起的育儿服务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解释。社会显然打定主意,不想出钱让女性留在职场。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允许雇主用年轻人和老年人代替壮年劳动者。美国年龄在15岁到24岁之间人群的劳动参与率相对较高。同时美国65岁以上人群的劳动参与率大幅上升——从2000年的13%升至2014年的19%,在G7成员国当中,美国这一比例仅落后于日本。对居住在美国特大都市的劳动者来说,较低的最低工资水平和高昂的交通成本或许也让低工资工作不划算。尤其就男性而言,大规模监禁产生了有犯罪记录的庞大人群,这可能也有助于解释他们为何很难找到工作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