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谷歌CEO称仍在探讨重返中国

  

    谷歌(Google)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证实,谷歌仍然在探讨在中国重新推出其搜索引擎这项具有争议的提议,尽管他坚称谷歌目前没有重返中国的计划。

    皮查伊向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的政治人士表示,谷歌正在研究搜索引擎在中国会是什么样,尽管有人担心这意味着必须遵守中国严格的审查法律。谷歌在2010年退出了中国,称其“不再愿意”对其搜索结果进行审查。

    皮查伊向该委员会成员表示:“这一努力目前还处于内部阶段。我乐于公开我们朝着在中国推出产品而采取的措施到了何种程度。”

    此外,虽然他称谷歌“没有在中国推出服务的计划”,但他拒绝排除未来这么做的可能性。

    皮查伊称:“作为一家公司,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我们有明确的使命,那就是向用户提供信息,所以我们始终认为,探索让用户能够获取信息的可能性是我们的职责。“我致力于此,但正如我早些时候就此事所说的,随着我们取得进展,我们会作周全考虑并广征意见。”

    2018年早些时候,The Intercept新闻网站曾透露了谷歌此前拟在中国推出其服务的秘密计划(代号“蜻蜓项目”(Project Dragonfly))的细节。但该公司在一个月后才承认了该项目的存在。

    从那以后,该项目招致该公司内外的批评。数百名员工就谷歌可能审查搜索结果并允许中国当局访问个人数据的设想进行了抗议。

    在面对再三提问的情况下,皮查伊透露了有关该项目的更多细节——包括曾经一度有100多名员工在该项目范畴内工作。

    这一项目受到了该委员会成员的批评,他们对谷歌搜索引擎在中国运营的条件表示担忧。

    民主党众议员戴维•奇奇利内(David Cicilline)表示:“在世界各地威权主义日益高涨之际,在更多领导人对其人民采取监视、审查和压制之时,我们正处在必须重新彰显美国道义领袖作用的时刻。”

    近年来,谷歌重新进入中国的传闻不绝于耳,而实际上Google的确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筹划,跃跃欲试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动作频频,根据最新消息,Google目前正在与中国腾讯公司就云端服务领域的合作进行协商,谷歌与腾讯的此项合作除了想重新进驻中国市场以外,还想通过此项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这块领域的竞争力与美国微软公司和亚马逊的AWS服务抗衡。

    据相关消息,谷歌这次不打算在中国直接推出云服务,而是想通过借力腾讯让其云端的企业和用户在中国境内也能使用功能和体验相同的服务,这项服务包括数据管理与分析、网络安全等等,而与此同时,腾讯通过这项合作,腾讯的国内用户也可以在国外使用Google的云端服务,两者互相借力。

谷歌与腾讯合作

    早在今年下半年就不断有报道消息传出谷歌想要重返中国市场,但是目前谷歌想要重返市场与之前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的环境早大不相同,谷歌离开的这些年国内互联网环境发展迅速且相对成熟,此时谷歌若想再次介入,就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谷歌也苦于没有好的切入点一直迟迟没有动作,而目前谷歌麾下的云服务业务就是重返中国市场的关键,此次谷歌想要合作的企业不仅仅是腾讯,还有浪潮等都是这次预想合作对象;与此同时,谷歌首席执行官皮采(Sundar Pichai)也于今年10月份公开宣称表示,谷歌正在研究开发一种为中国人专门打造的搜索引擎系统,并表示目前该搜索引擎还出于开发初期。

    谷歌离开中国已有八年之久,从当初的毅然决然离开,到现在的“好马也吃回头草”,在这中间无非还是金钱的驱使,中国人口众多,众多的人口伴随着庞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放弃了中国相当于放弃了六分之一的全球市场,对于这块大饼谷歌无法不去垂涎,所以谷歌若想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市场必定会成为他们的战略目标。

    就谷歌而言,重返中国市场确实是其极为重要的长远任务,但是仔细分析,此时谷歌重返中国能否在国内日渐成熟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再分的一杯羹可能相对很难了,中国用户经过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经过多年的磨合与了解,早已形成的上网习惯,都注定了谷歌这条重返之路将会异常艰辛。

    作为搜索巨头,谷歌和百度都在转型,只是方向不太一样而已。从近年的财报来看,搜索广告的营收比重正在慢慢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流广告。因此,信息流才是未来两大巨头的主战场,而且对手更多实力更强,包括腾讯、今日头条等重量级巨头,甚至还有阿里。

    谷歌搜索业务重返市场,也许还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的信息和服务,但却可能重塑互联网市场秩序。用户增加了产品选择,而百度也将在竞争机制下真正改变以往的一些行为,变得更加符合人们的价值预期。对于百度和李彦宏而言,有竞争其实是好事,没有危机感的企业很容易陷入衰退,逐渐丧失自己的竞争力。

 


© Copyright 2009 东盟投资(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