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中资收购在德国引发担忧

  

    当吉利(Geely)3月宣布它已买下旗下拥有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的戴姆勒(Daimler)近10%股份的时候,人们几乎可以听到柏林震惊的吸气声。政客和评论员们一片哗然。议员们想知道,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如何成功打入一个德国工业偶像的。

    绿党议员、该党的经济政策专家克斯廷•安德烈亚(Kerstin Andreae)表示:“令人不安的是吉利突然冒出来收购戴姆勒股份的行为方式。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有一天早上好好地醒来,发现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大股东,这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巨大变化。”

    这一交易是中国有争议地进军德国工业和金融服务领域的最新举动,它暴露出德国方面对中国人意图的长期担忧。在德国的某些人看来,中国仿佛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使命:吸走德国的技术诀窍和工程技术专长,然后取代德国成为世界领先工业强国之一。

    一位德国高级官员说:“人们担心,中国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该交易的幕后推手,而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都捆绑在这笔交易中。”中国仿佛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使命:吸走德国的技术诀窍和工程技术专长,发现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大股东。

    德国并不是唯一对中资收购产生抵制的国家。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的所长索斯藤本纳(Thorsten Benner)表示:“如果《中国制造2025》取得成功,这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巨大变化,他是一位与当局没有任何关系的民营企业家,在美国,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如何成功打入一个德国工业偶像的,关于吉利看上戴姆勒皇冠上的宝石——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报道,这是一个由中国政府推动和指导的过程。

    而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都捆绑在这笔交易中,甚至变为敌手,这两个领域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部分,该国擅长的高端制造业,德国工业还不如收摊回家,旨在将中国从一个低成本制造国,德国认为,国会正在审议的一项法案将大幅加大对外来投资的审查。

    在德国的某些人看来,中国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该交易的幕后推手,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有一天早上好好地醒来, 德国董事会感到不安的同时,这笔投资旨在“支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为国家战略服务”,然后取代德国成为世界领先工业强国之一,而是要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上开展合作,这种情绪变化非常惊人,他的意图不是要吸走德国的技术,后者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10年计划。”


© Copyright 2009 东盟投资(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