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日本布局“地缘经济”

  

    日本政府正积极向私营部门中的资深高管招手,为他们提供补助,希望将他们培养成国际组织高级官员,以增加在国际组织工作的日本籍高级官员数量。日本此举可见,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多边主义表示“意兴阑珊”,但美国仍在世界主要的国际组织中深具广泛影响力,日本要增加国际话语权,须在现存的国际多边秩序中深耕,努力寻求突破。

    此举的背景在于,作为向联合国缴纳的会费仅次于美国的日本,截至2016年底,有820名日本人在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任职,但其中仅有77人担任相关机构的高级职务。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增加在国际组织担任高级官员人数,强化日本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但我们应当看到,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何为“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高举“美国优先”的大旗,甚至在不少国际组织中公开“退群”,但并没有改变美国依然是大多数主要国际组织中流砥柱的现状。当前的美国也没有衰落的迹象,一个强国要衰落往往首先是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加上军事过度扩张,社会、政治出现各种问题才会坠落。事实上,美国继续凭借其超强的经济、金融和军事实力对国际组织有广泛及深远的影响力,虽然相继退出了一些国际组织,但美国并没有将一些关键性国际组织的人事权拱手相让。

    有美国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53个主要的国际组织中,美国是近一半国际组织(24个)的最大金主,主导了这些国际组织的主要话语权、人事权,而并列第二的日本、英国则是9个国际组织的最大金主,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暂时不是任何国际组织的最大金主。要成为国际组织的最大金主,拥有该国际组织的主导权,并不如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只是根据GDP总量,或者拿钱砸、Over Pay即可,而是有众多的综合因素如经济、物质、社会、资源和政治等考量因素。

    可以说,纵使美国完全放弃多边主义,也不意味着日本、英国或者中国,就能取代美国的地位主导国际事务。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美国继续主导世界秩序,更符合各国当前的利益。

    如果将当前国际社会比作“黑社会”,那美国就是这个“黑社会”的龙头,虽然这个龙头向来有对人严、对己宽的陋习,但如果世界缺少了美国,很大可能如影片中所呈现的那样,不但大国间会互相争抢地盘,一些中小国家也会兵戎相见,例如中东国家与以色列、印度与巴基斯坦、朝鲜和韩国之间就会因为没有美国的制衡,随时触动地区战争的爆发,世界将会陷入混乱,这给大多数国家带来的麻烦和威胁只会比现在多。

    特别是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美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会否对中国更有戒心,更担心遭中国控制,导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无法像现在这样大致顺利呢?值得各位读者深思。

    因此,在这种Can't Beat Them的考量之下,日本选择了Join Them,且成绩堪称靓丽。从公开的新闻媒体报道中可看到,虽然国际组织还是由美国、西欧国家主导,但日本也并不逊色,现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国际海关组织秘书长分别由日本籍官员天野之弥、御厨邦雄出任,除了上述二人已晋身为重要国际组织的最高官员外,日本人也曾先后出担任过国际海事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难民署、国际能源署等重要机构的最高官员职务,为日本政府在国际事务上的长袖善舞,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立下汗马之功。

    在新的国际秩序下,除了众多新兴国家的兴起出现了许多新市场,引发各国竞相争夺国际市场占有率之外,国家间的对抗,已由过去的政治、军事愈发转为现在的经济、货币领域的对抗,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以区域性的经贸协议取代军事联盟,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通过金融武器、大宗商品价格和货币汇率等的手段来打击敌对国家,以消耗对方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信要制裁它国,通过经济制裁、贸易禁运等手段,比军事打击能更有力地摧毁其政权。

    在这个“地缘经济”新时代,原有的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等国际组织解决全球性问题、国际间冲突已较难解决上述诸多挑战,当前也并无可以完全取而代之的新的国际秩序,国家秩序慢慢出现了可怕的真空。

    国际新秩序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实施,也将带来暂难估计的影响。例如,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必将面临国际市场占有率之争,尤其和西欧、美国和日本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竞争,将进入近身肉搏的阶段,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可能只是单纯的美好愿望。又例如,西方国家可动用金融武器、大宗商品价格等手段,消耗中国的外汇储备以冲击人民币汇率,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愿持有人民币乃至对中国是否有足够的实力继续推动“一带一路”产生怀疑。

 

 


© Copyright 2009 东盟投资(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