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

首页 - 新经济

欧洲经济复苏的曙光

  

    近一两年笔者与国内学者和投资者交流时大多能感受到,国内投资者看好美国经济的居多,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稳健,高科技企业和技术创新是支持其增长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欧洲大多并不乐观,不仅是由于欧债危机之后经济低迷,更多的是出于对欧洲政治前景的担忧,且去年英国脱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使得欧盟内部疑欧情绪再度高涨,更加坐实了这种悲观情绪。

    然而,美国经济虽然持续向好,但已被市场乐观预期所充分反应,甚至有高估的成分,反而是欧洲经济有诸多亮点,只要法国大选没有出现极右政党上台的黑天鹅事件,欧盟除英国外有超出预期的走向复苏的可能。

    确实,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达到2.3%,超过美国;6月制造业PMI指数上升至57.4,创下74个月新高;5月失业率下降至9.3%,为2009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今年欧元兑美元升值10%,如今达到1.16,欧央行也在讨论何时退出宽松政策。

    从成员国来看,这种复苏似乎是普遍的。笔者此行拜访了西歐16个城市,50多家欧洲领先的跨國企业和一些央行。在与西班牙企業家经济学家交流的过程中,他們表示西班牙经济最为乐观,是欧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西班牙——这个曾一度走到债务边缘的“欧洲五猪”国家,通过劳动力市场改革,如今经济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去年GDP高达3.3%,今年甚至西班牙央行经济学家预测二季度回到4%的预期增长,是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不能不说令人惊喜。

    此外,核心国德国更是欣欣向荣,建筑工地随处可见,而与当地经济学家和企業家交流时,他们也大多数预计2017年德法经济将达到六年来的最好水平。

    而受英国脱欧影响,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如德意志银行、渣打、野村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银行等已经决定或考虑将伦敦分布业务迁至法兰克福;此外,法国巴黎也在为争取金融中心积极努力,如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支持金融发展的举措,包括取消针对银行等不缴纳增值税企业的最高一档工资税,取消扩大股票交易税征收范围的计划等。

政治风险渐行渐远

    政治风险是国内投资者对欧洲普遍悲观的重要原因,数年前的欧债危机便凸显了欧盟货币同盟,非财政同盟的根本性问题,当时欧元区整体的债务率并不高,甚至低于美国和日本,但由于欧元区内部存在三大矛盾,即核心国德法之间、非核心国之间,乃至核心国与非核心国之间,均有利益上的冲突,欧洲一体化进程能否持续市场上始终存在质疑的声音。直至去年英国脱欧,欧洲大陆的疑欧情绪空前高涨,一时间,欧洲一体化之路会最终瓦解的预言非常流行。

    然而,今年来看,情况明显好转,甚至可以说是因祸得福,欧盟,特别是德国法国正在做好英国离开的准备,而致力于加强核心国的凝聚力,并推动欧洲一体化继续前行。早前市场担忧的欧洲黑天鹅事件亦被反转,而今年春季以来,荷兰、法国乃至德国的民粹主义政党接连遭遇滑铁卢,特别是法国新总统马克龙打败主张反对全球化和移民的勒庞,重挫疑欧阵营。如今德国默克尔支持率扩大至40%,极有希望在今年9月德国大选中再度获胜。由于默克尔和马克龙均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维护者,在传统“捣蛋者”英国脱欧之后,法德核心国凝聚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欧洲一体化重新回到正轨。

    英国方面似乎有些作茧自缚。脱欧公投之后,英镑大跌,伦敦金融城业务遭到冲击,英国经济出现放缓态势,特别是家庭收入与工业表现均令人失望,如一季度家庭可支配收入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为1970年代以来首见;而5月制造业产出较前月下降0.2%,工业生产下滑0.1%

    而政治方面,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也面临困境,不仅输掉本来多数党地位,使其信誓旦旦可以大获全胜的预期落空,而且还得花重金依靠小党联合组阁,才能保持继续执政。

    此外,伦敦一幢高楼大火应对不利,恐怖袭击接二连三,也让其国内民众支持率持续下降,加之党内反对派质疑强烈,特雷莎•梅政治领导力受到重挫。不难想象,缺乏民众与党内支持的脱欧谈判,必然难以取得有利地位与谈判优势。

    欧洲经济正在经历七年来一个最好的时期,而且政治方面的黑天鹅事件也没有发生,反而因祸得福,没有了传统“异见者”英国的参与,一体化之路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从全球来看,去年盛极一时的反全球化势力似乎也遭遇重挫,特朗普新政受阻、英国脱欧后自顾不暇,都为更多国家提供警示。在此次德国G20峰会上,不难发现,中国领导人在峰会受到热情款待,而原本紧密的德美关系却似乎出现间隙,拥护全球化的国家更为紧密,这为接下来的中欧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 Copyright 2009 东盟投资(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