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

首页 - 新经济

美国经济将“失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美国可能会受到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影响。目前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失去增长动力。

    于2018年底退休的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Maurice Obstfel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不认为美国会出现衰退,但他预计,随着减税与支出增长的影响减弱,美国的经济增长将在2019年和2020年逐步放缓。

美国经济放缓的潜在因素

    最近公布的美国2018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5.5万人,该数值远低于预期,也大幅低于前值,时薪环比增速同样低于预期。

    尽管最近美国的就业市场相当火爆,但“小非农”、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等指标的疲软显示,即便是当前美国经济表现最优秀的一面,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而令人失望的非农数据进一步加深了悲观情绪。

    金融市场方面,美股自2018年10月以来走出过山车一般的波动行情,美债利差的倒挂又“火上浇油”,进一步提高了经济下行风险。

    近日来,市场投资者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急转直下。

    奥布斯菲尔德也认为,从美联储官员近期的发言和市场的预期中可以看出,预期加息速度“将比我们前几个月想象的更加温和”。同时他也表示,目前的紧张局势可能具有破坏性,但并不认为美国经济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仍然期待美国明年出现超出潜力的扩张。

全球经济犹如正在放气的气球

    除了美国经济的内生因素外,奥布斯菲尔德认为全球经济整体的放缓趋势也是反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因素。

    他预言:“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似乎已显露出疲弱迹象。这种形势将反过来影响美国。”

    早在2018年11月IMF就曾向世界发出警告称,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的增速都在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在2019年承压,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增长将触及周期的顶部。加息带来的美元走强和贸易问题将不利于新兴市场的增长。

    OECD也曾在11月下调未来三年内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期全球GDP将较基准下跌0.8%,其中美国将下跌1%以上。此前公布的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11月制造业PMI指数均呈现疲软,最近公布的中国PMI指数及进出口数据也出现小幅的收缩。

    亚洲正在出现的疲软和欧洲遭遇的挫折显示,全球经济正在几大主要经济体的带领下开始减速。

    就在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准备于2018年12月上调短期利率之际,对亚洲和欧洲增长放缓的担忧已开始影响美国的政策前景。虽然美国失业率徘徊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但11月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及韩国等国的制造业增长指标有所下降,而中国的出口订单指标已开始收缩。

    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们近期在讨论总体上表现积极的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越来越大。其中包括海外经济减速、金融市场动荡,以及人们对美中贸易战的持续担忧。

    奥布斯特费尔德特别指出,亚洲多个经济体第三季度经济数据疲弱,以及欧洲经济增长遭遇挫折,如德国第三季度产出下滑。

    他表示:“我们一直预测,2019年美国的经济增速将略低于2018年的水平。部分原因在于某些财政激励措施的撤销或逆转。根据我们看到的数据,2020年的情况可能会比2019年更加尖锐。但就我们看到的迹象而言,美国以外地区的经济放缓似乎更为戏剧化。”

    奥布斯特费尔德强调,他仍预计美国经济2019年的扩张将超出潜力。美国的“噩梦情景”将是通胀强劲上升,而美联储以上调利率作为回应,同时财政政策恰好逆转。

    将由哈佛大学教授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接任的奥布斯特费尔德于2015年加入IMF,他表示,当时“多边主义”体制基本上是不受质疑的。自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以来,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在应对国际经济关系时,出现了一种我们之前未见的、更具冲突性的方式。”他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尽管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在表面上有所缓和,但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仍相当严重。奥布斯特菲尔德称,重要的是“吸引”中国加入一个全球框架,在此框架中,北京方面改变一些贸易做法,而其他国家为中国的“正当经济目标”留出空间。

    他补充道,中国有“可观的空间”进一步开放,让市场在促进增长与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增加汇率弹性。对外国投资加大开放力度并改革其知识产权制度(这些是西方国家抱怨的焦点所在),很可能符合中国的利益。

    “将他们嵌入多边体系实际上符合各方利益。”他说。“我不认为冲突有助于这种演变。”

 

 


© Copyright 2009 东盟投资(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