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6
欧洲不能坐等特朗普下台
美国表明了态度。美国在欧洲的朋友们为之欢呼,但还不够尽兴。要是民主允许坦率直言,那么美国在北约(Nato)的大多数伙伴会承认,他们原本希望美国中期选举会给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带来更沉重的打击。现在的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在特朗普上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对于非同寻常的做法,人们已经见多不怪了。不久以前,欧洲人还对本大陆面临的种种威胁的“等级体系”了然于胸。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的外交政策,采取好斗的单边主义,已经埋葬了过去那些确定性。
以前在任何一份威胁清单上,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领导的俄罗斯所采取的复仇主义都排在靠前位置。伊斯兰恐怖主义的迫切威胁以及中东冲突带来冲击的可能性也一样。中国的战略野心、移民造成的压力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挑战则排在不显眼的位置。
把这个问题放在今天来看,大多数欧洲领导人还会把特朗普加入威胁清单。对手和潜在对手想逐步削弱自1945年以来确保欧洲安全的规则和制度。美国——欧洲秩序的盟友和设计者——如今似乎也乐于看到这种秩序被彻底抛弃。特朗普更看重交易、而非盟友,更看重军事实力、而非规则。建立在价值观以及军事实力基础之上的西方联盟打赢了冷战。在特朗普执掌白宫的情况下,美国与欧洲不再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特朗普似乎跟普京和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更亲近,而不是德国的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法国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特朗普在欧洲的两位朋友是公然反自由主义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Viktor Orban)和波兰法律与正义党(Law and Justice Party)领导人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law Kaczynski),这也绝非偶然。
欧洲自由派原本希望美国中期选举成为预示特朗普2020年连任失败的明确迹象。那么接下来的计划可能就是“等他下台”——希望伊朗能被说服坚持其与国际社会的核协议,希望下一任美国总统会让美国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希望由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所引发的战火能够得到控制。
问题是,中期选举很少能为之后的总统大选提供可靠的参考。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和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都曾遭遇过中期选举失利,但又都成功连任了。就特朗普的情况来说,本次选举主要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严重分歧。民主党夺下了众议院,但特朗普疯狂的本土主义的选举造势巩固了共和党对参议院的控制。欧洲人应该明白,和特朗普观点相似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美国最好独善其身,而不是为外国盟友的看法和他们遇到的麻烦操心。
民主党控制众议院,实际上打破了特朗普原本可能抱有的在2020年前推动国内立法的希望。毫无疑问,白宫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应对无数针对特朗普竞选和财务问题的质询和调查。然而,国会无法对特朗普的对外政策施加太多约束。而且,如果特朗普决定发动更多贸易战,有些民主党人也将和共和党人一起拍手称快。
这并不是说特朗普推行外交政策会变得更容易。在特朗普上任第一个两年内,他的外交政策主要包含了一系列姿态。在未来某个时刻,人们会希望知道其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有目标的话)。比如他与朝鲜的金正恩(Kim Jong Un)举行峰会一事。显然,金正恩无意放弃朝鲜核武器计划。
特朗普还在伊朗问题上豪赌。他的打算是,美国重新实施制裁,将迫使德黑兰政权屈服。过去没有任何事情表明会发生这种情况——再加上欧洲、中国和俄罗斯都认为必须遵守核协议,伊朗就更没可能屈服了。
冲动外交促使特朗普在上任后选择了沙特阿拉伯作为首次出访的目的地。在沙特记者贾迈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在伊斯坦布尔被谋杀后,特朗普又做出了一个看起来非常不明智的判断。至于贸易战,他若是低估中国的决心就很蠢。
即便如此,对于欧洲来说,等待情况好转,算不上什么策略。特朗普的继任者——不管是在2021年还是之后上台——是否会让美国重新拥抱多边主义,这也说不准。
欧洲无法一下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公平地说,哪怕是特朗普有时也会被说服,盟友是有用的——甚至北约或许会充当美国防御的前线。
欧洲人应该准备好面对更缺乏力道的承诺。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中那些尚可维护的东西,需要欧洲立即作出更大贡献,并与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