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05
美联储加息凶猛 东南亚如何应对冲击?
美联储激进加息对其他国家是个危险的信号,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开始承受美联储加息带来的下行压力。马来西亚经济学家李兴裕日前接受采访时说,美联储加息将对马来西亚和东盟各国经济造成冲击,包括降低出口、影响吸引外资等。
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往往能扰动全球经济的风向,甚至导致一些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首场十国集团会议上就曾说过,“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东南亚也遭受美联储持续加息打击。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有过热风险,为了抑制通胀,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在13个月内连续加息7次。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走强,美国成了比东南亚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给东南亚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抽离压力。
当时,东南亚经济出现泡沫,又存在外储不足、外汇风险敞口过大等问题。泰国是泡沫最大的国家,美联储加息刺破泡沫,诱发了“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冲击波很快在东南亚蔓延,马来西亚货币也大幅贬值,证券交易所指数暴跌,新加坡等国也未能幸免,先后陷入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各国痛定思痛,加速金融改革,筑起了更为坚固的金融防洪堤。东南亚各国已积累了更为充足的外汇储备,比如泰国国际储备与外债总额的比例已达126.4%,而1997年,这一比例仅为24.5%。同时,东南亚各国还改善了国际收支,印尼、马来西亚等国1997年都是国际收支为负,如今,两国国际收支都已“转正”,分别达到占GDP的0.28%和3.46%。
尽管有了较充分的准备,但面对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这一“似曾相识”的局面,东南亚各国仍不可掉以轻心。
当前的美国经济要比上世纪90年代糟糕。90年代的美国已经摆脱滞胀和衰退,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了东南亚各国的对美出口。
美国商务部前不久公布的数据显示,继第一季度负增长后,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又萎缩0.9%,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后,美国经济已陷入技术性衰退。
美国经济衰退势必影响进口,还会拖累全球经济,东南亚保持出口增长的难度也将加大。芯片出口是东南亚出口增长支柱之一,美国把经济脱钩的重点放在芯片产业上,要拉日、韩、台组建“四方芯片联盟”,重塑芯片产业垄断地位,会对东南亚的出口造成沉重打击。美联储面对的通胀问题也比格林斯潘时代要更棘手,这轮通胀的严重程度堪比1970年代,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就说美国正面临“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为阻击通胀,美联储只能不断加大加息力度。
要避免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东南亚各国除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外,还需优化出口策略、提升外资吸引力,以增强经济韧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在促进成员国间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借RCEP之力,东南亚各国可扩大对周边各国的出口,减轻外需不振带来的压力,还可加强与东亚各国的产业联系,稳固自己在芯片供应链上的地位。投资方面,RCEP纳入准入前国民待遇,并将东道国认可的知识产权和商誉等列入投资范围,这些让企业投资范围扩大、待遇提升,能够帮助东南亚各国改善投资环境。
利用RCEP带来的契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投资合作,也能让东南亚各国加速投资多元化,减轻对美欧等发达国家资本的依赖,让经济增长更为平衡、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