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13
互联互通激发新活力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日前在中国广西闭幕。本届东博会共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超4000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37%。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再次见证中国和东盟日趋紧密的经贸往来。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4%,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5%。两项数据的增速均超过今年上半年水平,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研究学者认为,随着RCEP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迎来更多机遇,释放更多动能。
互联互通激发新活力
中国与东盟同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双方优势互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经贸合作呈现蓬勃生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友谊关口岸,是中国进口东盟水果的主要通道。每逢水果旺季,满载着东盟国家榴莲、火龙果、菠萝蜜、山竹等水果的一辆辆货车在此通关,络绎不绝。随着双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和东盟的“水果篮子”越做越大。
2019年和2021年,柬埔寨香蕉和芒果陆续成为该国可以直接出口中国的生鲜水果,给柬果农带来巨大商机。据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消息,今年上半年,泰国对华出口新鲜水果总量达112.4万吨,同比上涨10%。从今年7月起,中国海关总署批准以试点形式通过正贸渠道进口越南百香果。
除水果贸易不断书写互利共赢故事外,今年以来,随着东盟经济逐渐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复苏,该地区对机械设备等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今年前7个月,中国机电类产品位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同类进口产品之首。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中老铁路自去年底开通运营以来,“澜沧号”列车穿越崇山峻岭,为促进沿线区域共同繁荣铺就了快车道。截至8月7日,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总量突破百万吨,货值约91.4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西部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起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市场,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贸易往来的经济走廊。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共开行2705列、发送货物26.9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12%、319%。
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两条黄金物流大通道的繁荣,切实推动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跨境电商成为新引擎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维持和拉紧越中经贸联系的重要因素。”越南驻南宁总领事杜南忠说。在泰国驻南宁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看来,电商能够帮助泰中两国农村地区民众创造和增加收入,双方应继续加强该领域的合作。
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快速成长的新业态、新模式,有效对冲了疫情对贸易的冲击。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往来的重要枢纽,广西已经吸引了1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进驻。同时,中国电商平台加快在东南亚国家建设海外仓的步伐。在印度尼西亚,京东建立起一套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基础设施,配送网络覆盖该国大多数省份。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7月发布的报告称,亚太是全球跨境电商表现最出色的地区,占全球市场规模的53.6%,中国与东盟功不可没。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的跨境电商出口增长98.5%。
RCEP注入新动力
今年1月,RCEP落地生效,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文莱商人郑作亮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把文莱的虾片、咖啡等产品销往中国市场,同时把中国的沃柑等产品引进东盟市场。对于RCEP生效后的通关便利化,他感触颇深:“海关程序简化了,对于符合要求的货物,广西海关实行6小时内放行的便利措施。
越南水产品加工与出口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越南对中国的水产品出口额约10亿美元,同比增长71%。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表示,RCEP为越南各主要出口行业,尤其是水产品出口到地区重要贸易伙伴创造了便利。
汤之敏表示,在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均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等非服务业领域投资作出了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RCEP采用的原产地累积规则,便于企业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择优布局产业链供应链。“这些制度红利有效促进了中国和东盟贸易合作。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框架的实施,展现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广阔前景,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