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31
欧盟抢占绿色经济发展制高点
3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欧洲氢能银行计划》三份文件。作为欧盟今年年初提出的《绿色协议产业计划》的一部分,这一系列“绿色举措”旨在确保欧盟不仅是削减碳排放的领跑者,而且在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其政策走向及相关影响引发了广泛关注。
《绿色协议产业计划》旨在为加快提升欧洲净零技术和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环境。这一产业计划是前期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和为欧盟重新供能计划(REPowerEU)的延续。一是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监管框架。《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内容上包括《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以及《电力市场设计改革方案》,这三个政策方案形成了一个政策组合。二是为清洁技术生产提供融资及投资便利。前期,欧盟基于欧洲共同利益,将许多单一的国家援助项目合并到一个项目之中,形成了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涉及微电子、光伏、电池、半导体和氢能等新能源相关领域,但其对项目资质的要求较高,且审批流程复杂,影响了推进效率。新计划放松对绿色协议领域国家补贴政策的流程性要求,简化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相关的审批手续。三是提升劳动力相关技能。据欧盟估计,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将有30%-40%的岗位受到影响。欧盟计划建立净零产业学院,进行相关劳动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新的产业形势。四是为保证供应链韧性推进贸易开放。通过加强与相关贸易伙伴的合作,搭建欧盟在清洁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网络,同时维护欧盟单一市场的公平竞争,防止区域外经济体的补贴政策形成对欧盟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竞争优势。
近期欧盟在绿色转型领域的动作正在加快,对欧盟国家乃至全球的绿色经济转型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助于欧盟地区绿色清洁能源技术的持续更新。本次绿色新政的集中推出,将极大助推欧盟地区绿色能源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前期,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下,部分欧洲地区的企业正在计划加大美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以便获得美国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欧盟此次新政将极大稳定欧盟内部相关主体的信心,同时吸引外部市场主体加大在欧盟市场的中长期投入。
有助于提高欧盟范围内相关政策基金的利用效果。前期,欧盟内部为了实现多重目标,分别设立了多项基金计划。但是相关计划较为分散,难以充分发挥统筹带动的作用,影响了欧盟绿色经济转型步伐。特别是相关基金项目审核流程复杂,审批周期漫长,严重影响了相关项目的推进速度。
有助于提升能源供应体系的稳定性。通过系列政策的推出,欧盟在实质上加快了能源供给体系的多元化,进一步降低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与此同时,欧盟也加强了对经济绿色转型相关重要基础原材料(包括稀土、锂矿等战略资源)的管控,从而降低绿色能源产业链对外部原材料单一来源的依赖,保证自身绿色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对于欧盟推出的一系列助力经济绿色转型的政策措施,从短期来看,似乎是由于受到俄乌冲突所引发的欧洲能源危机,以及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等事件的影响。但是,如果把时间的维度拉长,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观点都有所偏颇。结合欧盟的治理架构,当下欧盟整体的政策框架始于2019年5月的新一届欧盟议会任期。在任期开始之初,欧盟委员会就将“建立一个具有气候中性、绿色、公平和包容性的欧洲”明确为2019-2024年间的四大优先事项之一。可见,欧盟实施的一系列绿色经济发展行动是一个具有持续性的安排,绝非权宜之计。
在当前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绿色转型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也是新一轮产业竞争和产业转型的起点。正如国际能源署在《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中指出, “能源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工业时代——清洁能源技术制造时代的黎明”。
可以预见,欧盟在促进绿色经济转型发展领域的政策将持续加强,相关政策的外溢性效果也将陆续出现。对于中国而言,应充分借鉴欧盟对于绿色经济的相关政策思路,在充分发掘绿色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持续关注相关的风险和潜在问题,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