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欧洲经济仍面临低增长前景
法国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近期地缘政治局势不稳、成品油价格上涨、意大利政局及欧美贸易紧张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法国商业氛围指数在5月份有所下降,将影响政府未来对全年经济增速预期与改革政策效果,制约法国经济此前强劲的增长势头。
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经济增速走势的主要指标,法国商业环境指数上升势头自2017年底开始逐步放缓,并在5月份出现下降。尽管2017年12月份法国商业氛围指数曾达到112点,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但根据法国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当前,法国商业氛围指数已下降至106点,仅为2017年6月份的水平,显示出法国经济虽仍处复苏区间,但增长势头远不如2017年强劲。此外,法国央行也于近期表示,已将法国二季度的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0.3%。
法国经济界对今年以来国内商业氛围持续低迷给予关注,并作了多角度分析。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威廉·德维德认为,法国并不是欧洲内部唯一一个出现商业氛围低迷的国家,德国与意大利自2018年1月份以来也出现了同样的衰弱现象。德维德说:“在当前欧元区经济复苏持续的情况下,商业氛围低迷令欧洲经济学家颇感担心,但我们首先要判断这种低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波动还是经济动能出现了根本性下滑。”法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米沙拉·马尔库森认为,综合各方近期研究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此前强劲增长势头出现回落的趋势自2018年初就已开始,这种增速放缓与多重因素相关。一方面,当前欧元现行汇率较2017年的平均水平上涨了约8.5%,且全球范围内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已逐渐释放,使欧元区失去了此前利好的货币环境。另一方面,近期石油价格也出现上扬,对工业部门生产与投资造成了一定影响。马尔库森认为,未来这些因素仍将会持续制约欧元区经济增长,并使其陷入低增长区间。
同时,当前欧洲范围内商业氛围不景气还与近期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有关,如近期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欧美贸易政策协调遇阻、意大利民粹政府上台等,均不同程度地增大了欧洲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欧洲央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有迹象表明,当前欧洲市场需求增长正逐步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将使市场需求更趋疲软,并将给未来欧洲经济的发展带来多重风险。对此,欧洲经济学界呼吁欧元区各国政府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核,妥善解决当前欧元区内部普遍存在的劳动市场困境,如招聘困难与财政支持不足等,防止其对生产增长造成结构性制约。同时,欧洲各国政府也应继续坚定推行经济领域的改革,通过刺激政策使市场需求保持活跃,进一步加强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重新赋予欧洲经济复苏强劲、稳定的动力。
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国内政治局势引发了市场对欧元区前景的担忧,围绕欧元乃至欧盟的疑虑情绪再度升温。有分析人士指出,意大利新内阁“难产”,显示出意民粹党派和传统建制派之间对立严重,这种分裂趋势未来将对意大利乃至欧盟产生不可低估的冲击。
意大利民粹政党的激进主张让欧盟甚为担忧。首先,意大利内政走向前景难料。虽然马塔雷拉此前成功阻止了一届民粹政府的诞生,但意民粹联盟则认为,这是柏林与布鲁塞尔当局在背后遥控的结果,马塔雷拉不仅是个“台前木偶”,还是“连同外部势力干涉意大利内政的罪人”,这种极具煽动性的“指控”不仅让马塔雷拉未来难以全力“阻击”民粹势力,亦引发了许多非理性选民的共鸣。因此,马塔雷拉未来再度对意民粹势力“踩刹车”的难度大大提升。
其次,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快速上升。根据意民粹联盟的执政计划,其未来将要求欧洲央行一次性免除意250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并另外新增开支1000亿欧元。考虑到意政府当前的债务规模已占到欧元区整体的23%,这种“匪夷所思”的主张不仅让欧盟许多成员国都发出惊呼,亦明显影响到了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信心。
最后,民粹主义的威胁仍未退去。意大利作为欧盟和欧元区内部的重量级国家,当前面临组阁困境,既是该国经济复苏乏力,难民接受压力大导致的恶果,也是民粹主义在欧洲仍旧势力强大的表现。意民调显示,孔特辞职后,民粹联盟的支持率不降反升。这说明,即使未来重启大选,民粹主义政党仍极有可能成为赢家。
有分析认为,欧盟作为结构松散的政治联盟,无法在实质上过多干预意政局走向。一旦“黑天鹅”飞出,尚在复苏进程中的欧元区经济将无力抵御如此重大的市场动荡。在这种两难境遇下,西方“民选政治”的弊端必将再度引发质疑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