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美元与石油价格共同走高、外债居高不下等因素共同刺激之下,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本币兑美元汇率急剧下跌,不得不打起新一轮的“货币保卫战”。继6月第一周土耳其央行宣布将一周回购利率从16.5%上调至17.75%之后,印度也意外加息。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市场的资产规模升至8年最高水平。此外,配置美国通胀保值型债券产品的规模也创下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新高。新兴市场债市和欧洲股市成为了这场资金“迁移”中的最大“失血方”。
“战火”蔓延至印度
印度央行北京时间6月6日宣布将回购利率从6%上调至6.25%,逆回购利率从5.75%上调至6%,维持中性货币政策立场。这是印度央行自2014年以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以应对印度卢比已经产生的贬值趋势。
这是全球又一主要新兴经济体近期主动开始通过加息应对本币贬值。今年年初以来,土耳其里拉一直承受着贬值压力,目前里拉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超17%,引发投资者对土耳其经济前景的担忧。5月23日,里拉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4.92,日跌幅达5%,创近10年来最大跌幅。上周,土耳其央行宣布将一周回购利率从16.5%上调至17.75%。除上述两国之外,今年以来,阿根廷、巴西、印尼菲律宾等国今年都已经打起了“货币保卫战”。
近期,印尼央行两周内连续两次加息,把作为基准的7天回购利率从4.25%上调到4.75%。行长Perry Warjiyo于5月24日临危受命,上任仅一周后就紧急开展了第二次加息。不过连续两次加息也无力阻止印尼盾的贬值。Perry Warjiyo还呼吁,希望美联储放缓缩表步伐。
据彭博社,Warjiyo接受国际媒体首次采访时公开表示,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速度过快会将会对新兴市场产生巨大影响。Warjiyo不加掩饰地表示:“尽管每个国家都会根据国情制定相应决策,但你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国的影响,特别是新兴市场。”
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Marcelo Carvalho预计,鉴于印尼央行行长Perry Warjiyo的讲话颇为鹰派,该行或将在未来数月再加息两次。
美元与石油共同走高是此类国家遭遇本币贬值危机的“源头”。本次新兴市场货币震荡的直接导火索是4月17日之后开始的美元急剧升值。在此后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美元指数大幅走高6.2%。作为对比,2017年美元全年才波动10%左右。美元急剧升值导致外部脆弱性突出的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风险爆发,短时间内出现本币大幅贬值,相关国家央行被迫先后上调本国政策利率应对,以缓解大规模资金外流、外汇储备急剧缩水压力。
近期金融市场动荡的直接原因是美元汇率明显走强,美元指数从90左右上行到95左右,美元指数的走强,导致了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等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显著贬值。他们的货币贬值,又引发了这些国家的资本外流,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进一步相互加强,就导致这两个国家目前的金融市场比较动荡。尽管他们的央行已经连续加息,但是没有扭转这个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从历史数据看,每次新兴市场发生规模性的货币贬值时,不仅对应着强势美元,也往往对应着高油价。剖析近期发生汇率波动的新兴市场国家,高油价仍然是导致危机的重要推手。
“对于石油进口国而言,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石油的美元价格和美元同时走强,导致以本币计价的石油价格双重上升。”张明说。
印度央行的声明将原油价格波动和全球金融市场动态视为经济前景的风险点。石油是印度的最大进口品,价格上涨不仅对通货膨胀构成威胁,还会对该国贸易赤字严重造成威胁,给该国货币带来更大的压力。
新兴市场国家遭遇“抛售潮”
5月中旬,以阿根廷和土耳其为首的新兴市场资产开启了一轮猛烈的抛售潮,股市、债市、汇市陷入剧烈震荡:股指暴跌,国债价格重挫,收益率猛升至两位数,本币汇率屡屡刷新历史最低记录。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之所以如此脆弱,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基本面并不稳固,这包括经常账户赤字高企、外债沉重、高度依赖海外资金等。
土耳其、阿根廷、哥伦比亚、南非、墨西哥、印尼等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例靠前。穆迪预计,土耳其的经常账户赤字比例今年将升至4.5%的高位。
此外,随着美元持续走强,新兴国家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也逐渐增大。国际金融研究所(IIF)的数据显示,5月份,外国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出了123亿美元,这是自2016年11月以来的最大流出量。其中,债券和股票市场各流出了60亿美元左右;亚洲国家流出了8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