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08
日本企业面临招聘难题
Mitsuhiro Wada每年都要从一个失业率仅为2.8%、大学生储备越来越少的国家招聘多达900名应届毕业生。“市场非常艰难。竞争非常激烈,”Mitsuhiro Wada表示,“现在甚至比2007年和2008年还难。”他是毕业生招聘大户、日本顶尖建筑公司大和房建(Daiwa House)的招聘主管。
安倍晋三(Shinzo Abe)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推行了5年、再加上劳动年龄人口急剧下降的人口统计学趋势,日本大企业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考虑到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终身就业仍是常态,企业很难招到处于职业生涯中后期的优秀员工,因此就连老牌大企业也可能因为无法引入新鲜血液而陷入长期衰退。
“建筑行业存在周期性,过去有一些时期我们招的人较少,” Mitsuhiro Wada称,“因此,我们三十多岁的员工相对较少,而我们希望保持平衡。”自从东京获得2020年奥运会主办权以来,日本建筑业的前景有所改善。大和房建制定了较高的销售增长目标,并确定了招聘人数目标。“我们打算要赢,也看到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Mitsuhiro Wada表示。
日本企业招聘活动仍然由每年的毕业季主导,公司遵循一套自己控制的规则来安排面试和发出聘书的时间。一旦毕业生加入,他们将在企业内部稳步晋升、薪水一年年增长,直到他们达到固定的退休年龄——通常是60岁,不过退休年龄正在提高。
尽管日本整体劳动力市场欣欣向荣,职位与申请人的总体比率达到了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毕业生的这个比率仍低于2007-08年的高点,也远低于上个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的水平。
研究机构Recruit Works Institute主任研究员户田淳仁(Akihito Toda)表示,部分是因为,在经济盛衰周期的各个阶段,企业对招人都更节制了。他称,“最近的情况是,不因为经济好转而大举招聘新人。”
不过,这掩盖了政府、汽车制造商及大型银行等吃香行业与零售业、社会服务和建筑业等不那么受求职者青睐的行业之间的鸿沟。
“那些能轻易招到人的公司并不认为招人是个大问题。另一方面,已然十分艰难的企业不会为长远打算,它们疲于应对眼下的竞争,”户田表示。
中小企业面临着格外艰难的局面。日本商工会议所(Jap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的Tomonori Sugisaki表示,“根据我们今年所做的调查,超过50%的中小型企业都无法招够他们想招的毕业生人数。”
日本企业正在以多种方式应对招聘难题,但总的来说它们并没有采取涨薪这种方式。日本毕业生明白工作很可能是终身制的,因此并不是非常看重起薪;他们往往根据企业的稳定性、声誉和人性化程度做出选择。
在大和房建,Mitsuhiro Wada正在尝试支持多样化的工作方式,其中包括让职场妈妈的生活更轻松。该公司也在逐渐放弃日本企业的传统要求:员工迁往东家指派的任何地点工作。“我们已经开始执行一套系统,你可以指定你想在哪个区域工作,”他表示,“我们正试着为新员工提供适合他们各自要求的工作方式。”
除了极少数全球化制造商以外,日本企业尚未开始把目光转向海外。尽管大和房建的海外业务迅速发展,但Mitsuhiro Wada表示,“目前我们仍然只考虑在日本招聘。”
另一个引起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顶尖人才。从传统来讲,日本企业喜欢慢慢来,每一批新人都要从事一系列岗位,在他们攀爬公司金字塔的过程中,公司一步步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但是即使最受欢迎的企业也发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愿意熬年头,会转而辞职加入初创公司或慈善机构。户田表示,“一些企业如今正在考虑是否需要采用快速晋升通道。”
Box:日本:长景气何以治不了通缩
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长0.5%,日本经济实现八个季度连续增长,创下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来的最长连续增长纪录。然而,日本却并未走出长达25年的长期通缩。日本央行一直在为实现2%的通胀目标努力,预计要到2019年才能实现,日本已经数次推迟这一目标实现的时间。通缩久治不愈,从本质上讲,原因是结构性的,直接原因在于内需不足,进而导致消费不振。近年来,日本家庭部门收入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家庭的实际收入不升反降,2016年劳动家庭平均实际月收入为45.9万日元(100日元约合5.9元人民币),比10年前减少了2.1万日元;劳动分配率从1977年的76%跌至当前61%的历史低位。此外,由于对日本财政充满了担忧,导致人们对未来普遍缺乏信心,从而严重抑制了消费。